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正文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_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每日预习考点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cyw2020-09-14 10:51:20

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面对2021年初级会计考试,请打起精神,用坚韧的意志努力的坚持下去,为通过考试积极的行动起来。大家加油!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_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每日预习考点

【内容导航】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所属章节】

第一章 会计概述——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应当集中反映某一特定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1.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六条)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条)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条)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进行计量,具有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作用。

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项目

概念

关注事项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记账)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收付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本期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与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费用。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总结:两个凡是

(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例如:

销售款未收: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应收账款。

预收销货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预收账款。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记账)基础。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项目

概念

关注事项

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收付实现制

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我国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项目

概念

关注事项

可靠性

(基本准则第十二条)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

(基本准则第十三条)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统一,并不矛盾

可理解性

(基本准则第十四条)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基本准则第十五条)

(1)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

(基本准则第十六条)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计提折旧

重要性

(基本准则第十七条)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谨慎性

(基本准则第十八条)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符合条件的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负债等

及时性

(基本准则第十九条)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东奥题库微信小程序

注:以上内容选自王颖老师《初级会计实务》授课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1
打印
资料下载
查看资料
免费领取

学习方法指导

零基础入门班

名师核心课程

摸底测试习题

章节练习前两章

阶段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