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2025年cma考试p1基础知识点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牛美琪2025-01-02 17:23:10

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其考试科目包含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P2战略财务管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25年cma考试P1知识点,一起来学习吧!

存货—2025年cma考试p1基础知识点

【所属章节】

第一章 外部财务报告决策

【知识点】

存货

一、存货的范围

一、存货的范围

具体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2. 存货的归属

存货的归属存货的归属2

其他货物归属协议说明

有特定可退回协议的商品销售

·可合理估计退回

·不能合理估计退回

附带回购协议的销售

·公司出售库存并同意以特定价格在特定时间回购库存,实质上是一种抵押借款行为

·此时出售企业不需确认收入和成本结转,只需在报表中记录对应融资影响即可

二、存货的成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支出需判断其属性。

存货的成本

小贴士

以下费用也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①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②  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③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三、存货的盘存和计价

企业需要对存货进行会计记录

·了解目前持有的存货数量和质量,使用存货的状况如何、什么时间需要购货、需要购买多少等。

存货计价方式

存货计价方式

定期盘存制

年底或期末对存货整体盘存、推导本期销货成本。

定期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对存货账务及时增减更新,随时计算销货成本和存货余额。

永续盘存制

期初存货+本期购入存货-销货成本=期末存货

1. 定期盘存制

在定期盘存制下,企业的期初存货余额在会计年度内不做更新调整,日常使用“采购”账户归集存货的采购。

期末对存货整体盘存、倒推销货成本。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采购-期末存货

2. 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下,企业将销货成本和存货的流转连接起来,每次采购和销售后对存货及时增减更新,随时计算存货余额和销货成本,信息取用更加方便。

期末存货= 期初存货+本期购入存货-销货成本

永续盘存制2

由于永续盘存制通过计算得出期末存货数量,未考虑存货可能的遗失、损毁或被盗,可能导致计算出的期末存货高于实际持有,因此需要结合实地盘点,定期调整。

小贴士-对两种存货盘存方法的总结归纳


定期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思路

企业定期确认存货数量和金额,并不用每一次销售后记录销货成本

企业每次采购和销售后都要及时更新相关的存货科目

基本

公式

期初存货余额+购入存货(净额)-期末存货余额=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余额+购入存货(净额)-销货成本=期末存货余额


定期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优点

简单易行

及时更新存货数据信息

缺点

信息更新不及时

无法记录其他原因产生的存货损失 (均包含在销货成本中)

无法反映存货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记录的存货数量通常高于实际持有存货数量

需要定期盘点实际库存,调整账面金额

四、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

1.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先购买产品的成本计算先出售产品的成本,后购入的产品成本形成期末存货价值。 

在先进先出法下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计算出来的销货成本相同。

这是因为最先购入的产品成本相同,优先发出产品的成本也相同。

2. 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指按照最后购买产品的成本计算先出售产品的成本,先购入的产品成本形成期末存货价值。 

在后进先出法下,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计算出来的销货成本不同:

·永续盘存制下,LIFO按照每次销售发生日期来计算销货成本,推导期末存货余额 

·定期盘存制下,LIFO按照会计期末数据来计算存货余额,并推导销货成本

3. 平均成本法

根据当期可供出售的类似存货总量和总额计算存货平均成本,确认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每次采购后都需要重新计算单位成本。这种方法相对客观,使用简单。

 ·对于永续盘存制: 可采用移动平均法(每次采购计算平均成本)

·对于定期盘存制: 可采用期末加权平均法(期末计算平均单位成本)

4.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需要跟踪每个单独产品的成本,根据该产品是否已经出售,将其记录在存货或者销货成本中。 

这种方法不可普遍使用,只针对数量较少但单价较高的产品,比如珠宝、汽车和定制高端订单。

零售价盘存法:根据销售额和企业毛利率,推导存货价值的方法。可用于财务报告、政府征税、独立分析。(了解)

优缺点对比-1


优点

缺点

先进先出法

·更好的体现大部分企业存货实际流转方式

·期末存货价值更贴近市价,对资产计量更加准确

·符合财务会计准则要求

·收入和成本缺乏配比

·在存货价格上升时,会高估资产、高估利润,影响毛利率和运营资金相关比率

后进先出法

·更好的配比收入和销货成本

·在存货价格上升时,可以降低利润,减少应交所得税,产生递延税金的效果

·期末存货价值偏离市价,导致存货计量不准确,通货膨胀下对利润的低估并不是所有公司的期望

·国际财务会计准则 (IFRS)不允许使用

优缺点对比-2


优点

缺点

平均成本法

·均衡了存货市价变动对资产、 利润的影响

·在实务中操作简便易行

·需要经常计算单位成本

·单独批次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不足

个别计价法

·完全针对批次使用存货结转成本,单独批次成本计算更有针对性

·容易操控利润

·操作流程相对复杂

小贴士

在 US GAAP的要求下,公司必须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他们使用的是哪种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如果企业要改变自身的存货成本计量方式,比如,从FIFO转为LIFO,属于重大的会计政策变更,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此项变化,并追溯调整财务报表。

小专题:后进先出准备和后进先出清算

后进先出准备——披露要求

由于后进先出法具有税务方面的纳税优势,但对内部管理用处不大,不能体现实物的流转,且操作繁琐,因此很多公司仅使用LIFO进行缴税和外部报告,内部核算使用平均成本法或先进先出法,这就造成外部和内部存货计量差异。

对这类差异US GAAP要求在报表中披露LIFO和FIFO不同计算方法下的差额,即为后进先出法准备。

后进先出法清算

通常在通货膨胀时期使用后进先出法会带来纳税的优势,但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的销售量超过购买量就会产生反效果。 

这时候企业按照当前价格确认收入,但销货成本却混合早期价格,因此会使当期销货成本低于市场存货价格,导致利润增加,可能增加税收,这种现象被称为后进先出法清算。

后进先出法清算

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当期成本价、之前较低成本价)

五、存货的减值

企业的存货通常按照成本计量,但如果出现新技术或各类灾害导致存货价值低于存货账面价值,就需要对存货进行减值计提,调整账面价值。

这种思路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按照企业使用的流转假设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评估期末的存货价值:

存货流转假设

期末存货成本计量

后进先出法/零售价盘存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先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市场价值:存货的重置成本,是存货的购买价值,不是销售价值。

可变现净值:指该存货的目前售价减相关销售费用和继续加工成本后的金额,是存货的销售价值,不是购买价格。

(1)成本与市价孰低法(LCM)

US GAAP规定,对于后进先出法和零售价盘存法计量的存货,需要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来调整期末存货价值。 

如果成本高于市价,说明存货存在减值,这部分减值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同时减少存货价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LCM)的计算步骤:

(1)找到上限和下限;

(2)确认重置成本;

(3)通过比较确认市价;

(4)市价和账面价值比较,看是否发生减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LCM)的计算步骤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对于先进先出法或平均成本法的存货计量,需要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调整期末存货账面价值。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可变现净值=销售价格-销售费用-继续加工成本

如果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成本,同时调减存货账面价值。 

同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既可以按照单个存货来计量,也可以按存货类别或者存货总体汇总计量。

六、存货差错处理

很多企业都会在年底或其他时间对现有存货进行记录或盘点,如果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影响企业的存货价值和本期损益。

存货差错处理

下面的公式可以用于分析差错的影响:

期初存货+本期采购-期末存货=销货成本

销售额-销货成本=毛利润

1. 期末盘点错误

我们连续观察两年的影响,以存货低估为例分析,存货高估的影响与之正好相反。

盘点遗漏存货或低估存货价值

第1年

期末存货

销货成本

净利润

留存收益

第2年

期初存货

销货成本

净利润

留存收益

期初存货+本期采购-期末存货=销货成本

销售额-销货成本=毛利润

2. 采购记录错误

企业期末核算错误还包括未将新采购的存货列入期末存货的情况。此类错误的影响总结如下: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期末存货余额被低估

·应付账款被低估

·销货成本正确(本期采购和期末存货均低估)

·本期净利润不受影响

期初存货+本期采购-期末存货=销货成本

销售额-销货成本=毛利润

注:以上内容来自东奥Jenny Liu老师基础班讲义

以上就是整理好的cma考试知识点,东奥会计在线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想要随时了解更多关于cma考试等相关信息,请关注东奥会计在线CMA频道!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1
打印
24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