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财会答疑> 中级经济师 > 经济基础知识 > 答疑详情

请问从收入角度Y=C+S+T这个公式怎么来的

请问从收入角度Y=C+S+T这个公式怎么来的,是前一页上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的意思吗?怎么感觉不匹配,将收入法时没有这个公式啊,储蓄投资怎么这个公示出来了,有关联吗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2024-09-24 07:38:58

问题来源: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储蓄-投资恒等式
考点:储蓄-投资恒等式
项目
部门
储蓄-投资恒等式
推导
两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
I=S
在三部门的基础上去掉政府部门储蓄(T-G)
三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
政府部门
I=S+(T-G)
在四部门的基础上去掉外国在本国的储蓄(M-X)
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
政府部门
国外部门
I=S+(T-G)+(M-X)
(1)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Y=消费C+储蓄S+政府净收入T。由于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即C+I+G+(X-M)=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
(3)公式中的(T-G)可以看作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统称为私人储蓄。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
【提示】
老百姓常言“没花钱就相当于存钱了”。
公式的左边I,表示投资了,若没花掉,等于右边的S,储蓄,存钱了。以此类推,再加上政府省下来的(T-G)、国外省下来的(M-X)。
也可简单记忆为左边I,右边S加2个括号。
查看完整问题

徐老师

2024-09-24 18:06:06 348人浏览

哈喽!努力学习的小天使:

您提到的“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是用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如何分配的。这个公式与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Y=C+S+T的公式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在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Y=C+S+T的公式中,Y代表总收入,C代表消费,S代表储蓄,T代表政府净收入(即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这个公式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将国民收入划分为消费、储蓄和政府净收入三个部分。


这两个公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它们之间的关联在于,都反映了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储蓄S,就来自于总收入中的储蓄部分。因此,理解这些公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总的来说,这两个公式各自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和目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框架。

每个努力学习的小天使都会有收获的,加油!
有帮助(7) 答案有问题?
辅导课程
2024年课程
辅导图书
24经济师高效保障班

我们已经收到您的反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