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_2024年高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
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崎岖,都要保持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走过。2024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即将在5月18日举行,高级会计实务的基础掌握很重要。本文东奥会计为考生们准备了2024年《高级会计实务》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的知识点,快一起回顾下知识点吧!
【知识点】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
【所属章节】第二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
全面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的工作制度,明确预算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内容全面、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确保形成各层级广泛接受的、符合业务假设的、可实现的预算控制目标。
(一)企业确定预算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预算目标是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在预算期内的具体化、详细化,预算目标应当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导向,与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相一致,将战略管理的目标精神贯穿预算管理的始终。
2.先进性原则
预算目标应当是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具有先进性或挑战性。不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预算目标,则不具有先进性。
3.可行性原则
预算目标应当具有先进性,但也应当现实可行。如果预算目标定得太高,脱离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容易导致预算目标的难以实现,从而挫伤预算执行机构的积极性。通过努力也无法实现的预算目标,则不具有可行性。
4.适应性原则
预算目标首先要以市场预测为基础,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变化、行业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状况等因素,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资源状况、生产能力等客观情况,与企业的内部环境相适应。
5.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横向系统性。预算目标由一系列具体指标构成,且各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联,预算目标之间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横向目标体系。二是纵向系统性。预算目标需要层层分解至各预算执行机构,集团层面的预算总目标应当与分解后的具体预算分目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纵向目标体系。
(二)预算目标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确定预算目标时,除了应当考虑确定预算目标的一般原则外,通常还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出资人对预算目标的预期。出资人是企业的所有者,股东(大)会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法定权力机构,负责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
2.以前年度实际经营情况。确定预算年度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预算目标时,通常应当考虑上述指标的上一年度实际值以及前三年平均值。
3.预算期内重大事项的影响。例如:并购重组对企业合并范围的影响;增值税等相关财税政策变更对企业营业收入、税金、利润等指标的影响等。
4.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例如: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预算目标的重点应倾向于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利润目标成为预算重点;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成本费用目标成为预算重点。
(三)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
现代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利润目标必然是预算目标的主要内容。下面以利润预算目标为例,说明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常见的利润预算目标的确定方法有:利润增长率法、比例预算法、上加法、标杆法和本量利分析法。
1.利润增长率法
利润增长率法是根据上期实际利润总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几何平均利润增长率(增长幅度),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动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通过利润指标与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的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均可用于测定企业的目标利润。
营业收入利润率 |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收入×测算的营业收入利润率 测算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可选取以前几个会计期间的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 |
成本利润率 |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可以选取同行业平均或先进水平来确定 |
投资报酬率 |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
3.上加法
上加法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或: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4.标杆法
标杆法是指以企业历史最高水平或同行业中领先企业的盈利水平为基准来确定利润预算目标的一种方法。实务中,通常存在企业内部基准和外部基准两种标杆。内部基准是以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为标准;外部基准是以行业同类先进企业的水平为标准。利用标杆法确认预算目标,很容易发现本企业的问题与不足,广泛适用于各类企业。
5.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也叫做盈亏平衡分析法,基于边际成本法,用来研究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的相互关系,通过下述公式来确定目标利润。
本量利分析主要用于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决策和定价决策,也可以广泛地用于投融资决策等。企业制定、调整营运计划、进行营运活动分析通常会应用本量利分析法。
目标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预计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计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计产品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如下图所示。)
注:以上高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内容来自东奥老师授课讲义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