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走出国门,而在市场资源公开透明、科技研发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企业增收节支难度很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也就成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迫切要求,提高财务核算水平,减少成本消耗、资金占用,这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带来的收益,而减轻税收负担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税务筹划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课题,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涉税业务进行筹划,使得企业适应国家产业调整和政策导向,取得税收优惠,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而ERP(即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译做企业资源计划),是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预示着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由过去的事后记账发展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全过程的监控,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管理模式也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税务筹划在ERP中的运用就是通过ERP的使企业的核算更加规范,并通过全面预算的管理思路,优化纳税方案,进而做出最有利的决策。税务筹划是一种管理手段,而ERP作为一种管理软件,如何将管理手段应用于管理软件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在实施ERP之前首先要进行流程再造,使得核算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ERP软件成功实施的标志之一。
1、设立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
目前国内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状态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比如,是将企业注册成为一个主体,还是分公司或是子公司,如税法规定,企业的分支机构要按公司所在地的税率去缴纳所得税,而在我国所得税是存在地区差的,如特区的企业按15%,而内地企业则按33%,中间有18%的差额,例如,企业在某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如果预计其分支机构在一段时期内亏损,应设立分公司,这样就可以冲减总公司的利润,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反如果赢利,就要设立子公司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采用注册BVI(离岸公司)还是采用在避税天堂注册投资公司,或是利用邮箱公司来减少跨国税赋,都是可以选择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对于ERP来说就是核算层次的问题,是采用一套账,还是多套账;是单独核算还是汇总报表,这都需要在企业设立之初决定下来的。
2、税法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对ERP的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税收政策的复杂、多变,要求企业研究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政策,之后做出综合的判断,从而实现规避税收风险,减轻公司税收负担的目的。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而ERP多采用标准价格来控制进入系统存货的最高价,而标准价格可以在月末进行修正。企业可以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选择计价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一般来说,在物价呈下降趋势,选择先进先出法,可使期末存货价值较高,增加当期存货成本,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延缓纳税时间。在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时,延缓纳税无疑是从国家获取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反之,当物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应采用后进先出法,它可以增加本期销货成本,降低期末存货价值,从而减轻所得税负担,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符合稳健性原则。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折旧费用是公司运营中一个比较固定的支出,对于制造企业,其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的问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人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虽然延迟纳税并不能抵销纳税义务,如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相当于取得一笔无息贷款。
(3)企业清算是企业宣告终止以后,除因合并与分立事项外,终结企业法律关系,消灭其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进行清算时,其清算所得,应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清算期是单独作为一个纳税年度来计算纳税所得,因此清算期的确定对清算所得的计算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合理选择与确定清算日期。将清算期可能发生的各种清算费用前移,冲抵经营期的盈利。
税务筹划是一种智力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实现的手段与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以上罗列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应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选择最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国家对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也就造成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不断下降,企业获利空间越来越小,税务筹划愈发显得重要。ERP是中国先进企业的必由之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真正意义上的税务筹划相结合是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理性的标志。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用好税务筹划这个工具,充分利用税收杠杆作用,使中国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低成本,高增长,而由于经济总量的扩大,国家的税基也会不断增加,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从而实现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