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会计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公文写作 >> 论文精选 >> 正文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及其科学性探讨

  来源:不详      时间:2007-8-29 13:54:29 字体:    我要纠错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利益共享

  会计政策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现代企业实质上是由与企业合同有关联的并在企业具有一定产权的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为了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便产生了会计政策如何选择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及特性

  (一)会计政策的内涵

  政策意为“为政之策”。其原意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历史路线而采取的行为准则,后泛指为特定主体从备选方案中根据给定的特定条件所选的用于指导和确定当前决策和行动的总则。

  会计政策作为政策的外延之一,有其具体的限定内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政策是“那些被报告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最能恰当地表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从而被依循的会计原则及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上述定义都强调会计政策要能“最恰当地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认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现实而言,会计政策根据其指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及社会的,一些通用、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及方法程序, 通常以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层是企业根据微观实际,“量身定做”制定出的会计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身。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人们给了会计政策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会计政策包括在编制财务报表上,企业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二是企业会计政策也称企业会计方针,是指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为正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及程序和列示方法。三是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四是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企业为编制会计报表而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用所作的决定。

  (二)企业会计政策的特性

  1.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基础、方法、惯例、规则和程序。但会计政策的实现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政策的阶段性,显示出重大政策、特殊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区别,从而形成企业会计政策体系和过程,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2.企业会计政策的功能和作用,首先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未来;其次它不仅解决局部问题,主要是解决大大小小的全局问题,一项会计政策往往影响一项业务、一张报表,甚至一个企业。

  3.企业会计政策的目标,包括日常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揭示行为。会计政策是报表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报表揭示的组成部分,但它贯穿于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通过日常业务和报表业务的规范,以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4.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公认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范要求,一般不允许制定和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政策。5.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适用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以及会计管理需要。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复杂多变,这些都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

  (一)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二)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使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拓宽了会计活动的范围,而且充实了会计业务的内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具体企业会计时间,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同时,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生成速度极大提高,会计人员就可从原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的揭示更真实。

  (三)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

  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又是稳健经营,又是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企业在采用稳健经营的方针时,往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希望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护,避免风险的产生。而企业为了便于开拓市场、显示实力,则需要在会计信息中显示其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必须指出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是以客观、真实、公允为标准,会计人员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以误导乃至欺诈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方面,这将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在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种考虑:

  (一)基于企业自身物质利益考虑

  众所周知,当前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他们取得工资、奖金的具体数据往往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考核则往往是反映当前利润完成情况的财务指标。由于这些指标都是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管理人员为取得更多的奖金以提高其现值,往往会选择增加利润的会计政策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

  (二)基于企业管理者的政绩考虑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位待遇与其经营业绩挂钩,这样,厂长、经理们为自己的仕途,就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由于国有企业跟当地政府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财政、政府目标都跟企业经营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出于迎合政府偏好,企业管理当局也会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

  (三)基于企业筹措资金的考虑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银行确定企业的资信能力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所以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急需贷款时,管理当局就会选择能提高其资信的会计政策。

  (四)基于公司上市的考虑

  为了从证券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许多公司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发行和股票上市的公司必须具备连续3年赢利的经营业绩。于是,许多企业为了股票发行和上市,通过选择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3年赢利。

  (五)基于公司配股考虑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就希望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筹资:增发新股或配股。但是,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有严格的要求。在1994年前,有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低于10%,属于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司略低,但也不能低于9%.在这种监管措施的影响下,10%的净资产收益率变成了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业绩优劣及发展的分水岭。净资产收益率l0%以上意味着该公司具有资本扩张的能力,而资本扩张被看作是公司发展的象征。于是,监管措施的影响、公司自身对配股资金的需求以及投资者简单的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存在,促使企业在会计年度结束时测算本年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10%,并重新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

  (六)基于避免处罚的考虑

  上市公司并非公司股票一上市就万事大吉,由于经营业绩不好会受到各种处罚。首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公开做出解释和道歉外,将停止上市公司两年内的配股资格。”中国证监会还将视情况实行事后审查,如果发现公司有意出具虚假赢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将根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但是,有的企业为了多募集资金,还是会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来实现其目的。其次,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将被中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按目前情况,公司取得发行股票且上市交易的资格非常的不容易,公司股票上市后又被摘牌,不仅对股东是莫大的损失,而且丧失上市资格意味着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因此,上市公司往往认为被摘牌是对公司最严重的处罚。为保住上市资格,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七)出于避税考虑

  在一些“内部人控制”的国有企业,“内部人”为“确保企业利益”会选择减少当期利润的会计政策。另外,在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下,一些跨国企业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采取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的会计政策,以确保所缴纳的税收能够进入某一地方的口袋。

  四、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二)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改变。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时期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三)适用性的原则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做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适用性。

  (四)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应优先选择能够提供相关和可靠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

  (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基本条件。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的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仍滞留在低层次上,如为了获得纳税好处或有利于企业筹资。为了达到前一个目的,许多企业尽可能使账面表现为亏损,从而避免或推迟纳税;而为达到后一目的,企业往往粉饰报表,虚增赢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今后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朝规范化和高层次方向发展。

东奥会计在线发布   实务录入:admin1    责任编辑:admin1 
我要纠错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文】【字体:  】 【打印】 【关闭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初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基础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财务管理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