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会计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公文写作 >> 论文精选 >> 正文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点思考

  来源:北方经贸2006年第2期      时间:2007-11-5 17:32:49 字体:    我要纠错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一)报酬契约。报酬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若实际利润高于目标利润的上限,经理人员有递延报告盈利的动机以谋求总报酬的最大化;第二,若实际利润处于目标利润的弹性区间,经理人员会使报告盈利达到上限,以及时获得好处;第三,若实际利润低于目标利润的下限,经理人员则可能有“巨额冲销”的动机;第四,如果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中包括了认股权,那么管理当局则选择能平滑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其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以维护个人收益最大化为企业立场。

  (二)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越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到当期”的会计政策,如利息费用、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处理、折旧的计提等会计政策都可帮助企业达到调节收益的目的。第二,如果在某种会计方法下将发生违约行为,管理当局一般会变更会计政策,以避免这种违约行为的发生;第三,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紧密,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程序。

  (三)政治成本。政治活动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税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其现金流量。因此,公司管理人员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努力降低现实和潜在的税负,包括对现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可能出台准则的游说。二是收费管制。政府机构依据有关会计数据对某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加以限制,受限制的企业一般会游说管理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以便制定出最有利于公司的会计准则。三是不对称损失函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对损失、失败的敏感度总是高于成功和收益。因此,政治活动之一就是限制一切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大公司的失败或破产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政治危机,从而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一政治机构。因此,政府机构宁可消除高估资产的潜在根源,也不愿消除低估资产的可能。四是潜在危机的影响。政治家们总是为各种危机寻找“替罪羊”,企业会计信息中的报告盈利往往会引起政治家和管制人员的注意。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一)市场压力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利益的。管理当局作为资源投入运作的实际操作者,天然具有其他契约相关者所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来自市场的压力是对经理人员会计政策选择最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的经理市场和有效运行的监管市场促使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因为理性的经理人员都希望在经理市场上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而其又取决于所经营公司的市场价值。同时如果经理人员未能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该公司将成为被监管的目标公司,一旦监管成功,经理人员往往被撤换。因此,在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和监管市场的压力下,经理人员为了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必然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二)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的渐进性与局限性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对市场机制的过分依赖,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这为企业实现其目标而运用会计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首先,从会计准则制定看,假如我们能对一系列会计的基础概念都作出严密的定义,再通过恰当的思辨过程,即可得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准则,这种会计准则同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之间可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从而使会计实务达到科学、合理且内在一致的完美境界。如果是这样,就不存在企业是否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问题了。但是,理论与现实往往背离。现实中的财务会计是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非理想的状态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可能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而仅是人们订立有关契约时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估计,这就导致实务中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同会计准则之间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而是一种一对多的多映射关系。正由于会计准则的这种不完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其次,企业的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工会及债权人等各利益集团决策的结果,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而这些行为进而又会对其他集团的利益产生影响,因而,会计信息也就会有“经济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竞争的政治博弈过程。而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就是这一博奕活动的参与者,并且是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自己在通用会计准则制定上所拥有的垄断权与权威性。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保证自己效用函数的最大化,必须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缓解各利益集团对准则制定机构的抵制压力,以保证各利益集团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显然,放宽通用会计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可见面对势均力敌的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冲突,谨慎和理性不在于寻求最终答案,而在于折衷,即这本质上就是政治过程。因此,即使我们暂时撇开技术性因素不予考虑,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博弈过程亦使得企业被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

  第三,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上考察,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在性的公共物品,由于信息用户数量巨大,为了节约用户之间的直接缔约成本,由政府掌握统一制定会计准则可以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者拥有更多的企业信息。同时,如上所述,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是一种多方参与的政治博弈过程,需要以“充分程序”来表现制定过程的决策民主性,而且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决策速度远快于政府。为了保证剩余会计准则制定的及时性,政府也不宜拥有全部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而应使企业之间拥有一定量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三)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而且这种选择将是企业长期的、动态的优化过程。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各个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企业如果不能审慎地从法规允许的若干备选会计处理方案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就无法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实现客观公允揭示。同时,依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而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企业中的各类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企业的经理人员有动机利用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来改变契约中所使用的会计数字,以协调与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速,企业兼并愈演愈烈,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已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因而会引发更多的也更为复杂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甚至跨国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所以,会计政策的选择将在企业持续经营期内存在,而且呈现出长期的、动态的优化特征。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等,他们都作出了特殊投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各项会计政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由于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揭示程度也将越来越规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预见,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与机构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东奥会计在线发布   实务录入:user    责任编辑:user 
我要纠错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文】【字体:  】 【打印】 【关闭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初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基础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财务管理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