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会计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公文写作 >> 论文精选 >> 正文

会计目标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来源:《会计之友》      时间:2008-5-7 11:00:06 字体:    我要纠错

    需要指出,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和会计学术机构站在财务会计角度,将会计总体目标界定为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与我们所说的总体目标不属于同一级别和层次,准确地讲,它们是会计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会计总体目标的下位概念,类似于我们所讲的具体目标。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就曾经说过:“会计产生于向业主——投资者提供信息,即便在长期演进之后,它仍坚持这种用途。然而,这种对业主——投资者的服务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会比下列目标——帮助企业发挥经济职能更为重要。”按照我们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发挥经济职能”,实质上就是发挥会计在提高社会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可见,西方会计学家也并不都是把会计目标锁定为提供信息,而是充分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换句话讲,西方会计学家也并不都把财务会计目标等同为会计目标。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企业必须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自身追求的最高境界。与此相适应,在确立会计总体目标时,也必须同时考虑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作为社会成员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使会计总体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和持续提高。

    三、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会计目标的定位应当考虑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有助于反映和实现会计目的,将抽象的会计目的加以具体化和度量化;二是能将会计担负的任务作为具体目标内容纳入会计目标体系,把对会计过程的约束和对会计结果的约束统一起来;三是适应会计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客观环境,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保证会计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四是能够作为会计模式的最高层次,确立本国会计模式的运行方向;五是能够起到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作用,既作为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又成为从事会计实践活动的归宿点。

    基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我国的会计目标不应当照搬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目标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定位的影响,特别要关注会计信息使用主体以及具体需求的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按此思路,笔者认为,应将我国现阶段的会计总体目标界定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具体目标定位于经济责任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

    需要指出,我国自1979年第一部环境法规颁布至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法律法规,环境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与此相适应,中国会计学会于2000年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环境会计的研究工作;财政部在2003年启动了环境会计核算工作;审计署与中国科学院也于2003年7月联手开展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的活动。可见,上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定位基本具备了法律基础和政策保证。

    四、关于综合效益目标观

    传统意义上的效益通常指经济效果和经济利益,合称经济效益。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认识的深化,“效益”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体。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从古代与近代会计坚持的“量入为出”、“以收抵支”到现代会计要求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源”,无不与效益紧密相关。但必须承认,现代会计所讲的效益已由传统的一元化“经济效益观”发展成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的多元化“综合效益观”。

    目前,将“综合效益观”作为会计的总体目标,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张文贤(2002)、劳秦汉、徐玉德等会计学者都就这一观点发表过真知灼见。劳秦汉认为:“会计目标应包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与现代会计所具有的对托付的财产、资源进行经管与监控,以期提高经济效益和对职工的福利待遇、消费品的产品质量、政府的税收、社会公众的就业与公益事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测算与监控,以期提高社会效益的双重受托责任保持一致。”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

    第一,综合效益观符合会计的根本目的。从中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会计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只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会计工作的实质和最终目的。

    第二,综合效益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忽视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引起的世界性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了获取的经济效益本身。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而且呈现递升趋势。有关资料还表明,如果考虑环境因素,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GDP都将有大幅度地下降,部分欠发达国家的GDP可能成为负数。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如果继续将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追求,而不能采取相应措施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事实上,片面追求个体经济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的现状,与单纯考核经济效益指标、不披露环境信息的传统会计模式直接相关。因此,将提高社会、环境效益与提高经济效益共同作为会计的总体目标,充分考虑了会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未来会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三,综合效益观体现了会计目标的多元性。会计总体目标既然是会计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一个覆盖面宽、包容量大、综合性强的多元性概念,综合效益观符合这一要求。

上一页  [1] [2] 

东奥会计在线发布   实务录入:dingsk    责任编辑:dingsk 
我要纠错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文】【字体:  】 【打印】 【关闭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初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基础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财务管理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