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会计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新政策专题 >> 新会计准则实务 >> 正文

新会计准则影响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新思维

  来源:会计之友      时间:2008-7-10 9:56:05 字体:    我要纠错

    一、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新理念

    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是涵盖了各类企业各类经济业务,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准则体系。这一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许多重要的创新,带来了许多财务和会计的新理念。

    (一)注重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限制企业的短期行为,在引导企业重视经营利润的同时,更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潜力的培养。如在会计确认与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等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多年来,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利润表居于重要地位,利润是评价企业业绩尤其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利润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历史信息的表述,企业容易产生短期行为,且易利用利润指标进行盈余操纵。因而,新会计准则体系,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强化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理念。

    (二)注重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注重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是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方面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这将鼓励许多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或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大力进行科技和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会计政策环境。在人力资本核算方面,新准则规范了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而股份支付准则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作了具体的规定。在成本补偿制度上考虑了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入会计系统中,如有些特定行业的固定资产应将其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新准则强调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充分协调企业、社会、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

    新会计准则引入的新理念表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仅仅要强调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保值增值,而更应强调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持,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强调企业节约能源资源和提高增长质量。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绩效评价的拓展

    “评价什么就得到什么”。传统的主要基于财务评价的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着与企业战略脱节、过程与结果分离、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与短期业绩信息不能反映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等弊端。这些弊端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存在着矛盾,企业战略不能很好地被理解和执行,企业短期的财务业绩并不是伴随着长期的发展潜力,管理者为获得部门的良好业绩而不惜损害企业整体的发展。新会计准则理念影响下的企业绩效评价应进行完善与创新。

    (一)企业绩效评价目标:基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因而绩效是过程和结果的集合。绩效评价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决策者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是一个组织学习、知识积累和增长、决策沟通的过程。因而,绩效评价的根本任务是对价值创造进行过程管理,以提高价值创造的质量和效率。它不仅应该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管理者报酬与激励等提供决策支持,更应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新会计准则从会计政策上强调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部分,应摒弃为评价而评价的视角,应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识别、培育、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评价。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评价应该将评价与战略相结合,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与业绩的结果相结合,将注重企业的历史业绩水平与更注重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能力相结合。

    企业在产业环境中的合理定位能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异质性的资源是企业获利的重要内在因素,但企业要在变化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则应注重识别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首先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此后,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有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有观点认为技术与技能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或技能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产品的领先性和持续竞争优势;有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独特的专有知识和信息,组织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还有人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组合,是各种资产、技术、技能、知识、资源等的协调配置的观点。但人们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的观点认识一致。核心竞争力能给客户和企业带来战略性的价值,能使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以及其它能力,对企业的一系列的能力和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它是独一无二的,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内生于企业,但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的资源以及企业的其它能力等变量高度相关。

    (二)绩效评价内容: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影响要素进行评价

    核心竞争力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特征决定了其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培育,而且是企业长期对文化、知识、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以及与宏观经济环境与产业环境等的适应和调整的结果。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评价应主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培育、保持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评价,设置相关评价指标。

    1.注重对技术创新因素的评价: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是技术及技术创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企业年金、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等新准则中鼓励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对企业为创新引进和激励人才减少了财务障碍,这是新准则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绩效评价应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创新主要是工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显著的技术变化。产品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可延伸产品和服务实现升级换代;从横向看,可拓展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市场。工艺技术创新可能会改善生产要素的使用或可能使材料能源消耗明显减少或可能改善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或交付期等等。无论是产品或工艺的技术创新,均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到商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首先应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搜集、判断,有了新思想进行研发,这个过程需要企业的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最终是满足用户,面向市场,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企业的创新产出。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还有赖于企业内部相关要素的支撑,如企业的资源供给、企业组织环境有赖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如政府对创新的鼓励、政策对创新的支持、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的知识等。在创新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这需要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可从三个方面来设置:(1)创新投入指标:如研发人员人数、研发经费投入数等。(2)创新产出指标:如新产品和改进产品利润率、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新产品数或工艺创新数、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数、专利申请数、科技论文数等。(3)创新管理能力指标:如情报信息分析报告数及被研发部门利用数、研发部门与生产、用户、其他研发机构的交流、对创新成果做出评价和保护等。

    2.注重对企业文化因素的评价:

    文化具有一个基本特征:能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并激励或限制行为的结果。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同形成的价值观,也是思考与行为规范的体系。企业文化可以主要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企业理念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活动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基于文化视角的企业理论研究认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在企业内部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和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能力。企业组织对文化价值观等隐性知识的学习可实现企业成员价值观体系的扩展,提高组织内部的文化认同度,从而增强组织内部的创新动力,改变企业组织绩效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显示,企业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应进行文化资本的投资,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地将其扩展到企业的员工中去,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他们认为对企业组织奉献的同时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被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会转化为核心的竞争能力,相反,当企业成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降低时,他们的创新就会减弱甚至做出与企业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因而,文化的包容性即企业文化持续的扩展才能保持员工的文化认同度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文化因素方面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指标,如企业家自身素质、企业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等。(2)企业文化的包容度指标,即企业文化是否得到员工的认同、企业发生大的管理或技术变革时企业文化是否也能迅速适应变革,如员工的满意度指标、企业变革时离职员工的数量等。(3)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能力指标,如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等。

    3.注重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评价: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社会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的和谐发展,保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资本的保值增值。企业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研究表明,企业的经济绩效与企业环境绩效有着积极的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中,社会责任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指环境绩效标准。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才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新会计准则也将特殊的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计入其成本,要求企业对环境绩效进行关注。绩效评价应注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1)环境投入指标:如环境研发投资费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设备投入费用、资助社会环保的经费等。(2)环境结果指标:如能源投入产出率、原材料投入产出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三废”排放量、废弃物的处理等。(3)环境管理指标:如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环境教育培训的人员课时及经费等。

东奥会计在线发布   实务录入:dingsk    责任编辑:dingsk 
我要纠错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文】【字体:  】 【打印】 【关闭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初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经济法基础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会计实务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财务管理

  • 2010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