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算外币业务时,企业应设置相应的外币账户。企业发生外币业务,在登记有关记账本位币账户的同时,应按照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并根据一定的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这里的折算汇率即为记账汇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应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
企业主要外币业务共有四类,发生外币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共同之处是:外币账户记账时均需要采用记账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不同的是,外币购销业务与外币借款业务发生时一般不会产生汇兑差额,而外币兑换业务与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业务由于折算汇率的选择可能产生汇兑差额,而且外币兑换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接受外币资本投资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具体来讲,外币兑换业务中,企业卖出外币时,一方面将实际收取的记账本位币(按照银行外币买入价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入账;另一方面将卖出的外币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按照记账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实际收到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付出的外币按当日汇率(或当期期初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企业买入外币时,同理。
接受外币投资业务,对于资产账户,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而非当期期初汇率)将外币资产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对于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应分别两种情况处理:一是投资合同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则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汇率进行折算,外币资本按约定汇率折算的金额与按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二是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按收到外币账款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此时不会产生汇兑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