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是什么意思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
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账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推荐阅读:
说明:因政策不断变化,以上会计实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以官方更新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