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经验分享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比如企业的办公楼、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等。作为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资产,无论是在购置还是后续折旧、处置等环节在内部审计时都要给予重视。下面就随小编来看看内部审计固定资产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这里所说的固定资产修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这类修理不会增加资产的经济利益,也不会提高资产的效率,在会计实务中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多记修理费用会影响损益,进而会使企业利润减少。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检查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与固定资产规模的匹配度,每笔修理费用与具体固定资产的对应关系,并将本期费用与往期修理费用支出进行对比,如果比对的结果表明存在异常,则很有可能存在错报。
固定资产改良是指支出数额较大,受益期超过1年,而且使用固定资产的性能、质量等都有较大的改进。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通常作为资本化支出。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在改良期间不需计提折旧,但内审人员仍应关注改良前累计折旧的计提情况,这关系到后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计算。由于固定资产改良的计算比较复杂,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关注改良后的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是否正确,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确认是否合理。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固定资产的存在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或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就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
内审人员在对固定资产减值进行审查时,要亲自重新测算减值金额是否正确。由于在确定减值金额的时候需要利用人为的主观判断,所以内审人员要关注企业减值测试方法是否是合理的,是否存在人为偏向。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应冲减固定资产清理支出,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有时企业为了控制利润将固定资产净收入仍挂在固定资产清理账中,并结转下年再处理。内审人员需要关注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是否规范。
熟悉造假方式有助于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希望本篇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经验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整理自董浩老师的《固定资产后续管理内部审计》课程讲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相关知识请点击:审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