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更新时间:2024-11-14 11:00:54 查看全文>>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更新时间:2024-11-14 11:00:54 查看全文>>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应付利息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能力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2.产权比率:
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是指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应向债务人收取的利息。
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利息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利息”科目。“应收利息”科目的借方登记应收利息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到的利息,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利息。
相关知识点,可以点击查看:
应收利息是什么类科目
收到存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银行存款利息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收到信用卡存款利息会计分录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贷:财务费用
利息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手续费、现金折扣等。
利息费用: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以据实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向除股东或者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以外的内部职工或者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符合相关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规定比例(债资比)和规定限额(利率限额)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经营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或利息偿付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税前利息+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利息保障倍数有不同的标准界限,一般公认的利息保障倍数的界限为3。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要提高利息保障倍数,可以通过降低负债,降低负债利率,提高息税前利润等途径。提高利息保障倍数的方法: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因为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会使息税前利润增加,所以能提高企业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利息保障倍数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