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关系:它们都是资产类科目,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它们都是往来款,都是先承担了义务,最后享受权利。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收账款科目。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付款项科目。
更新时间:2025-06-27 11:31:59 查看全文>>
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关系:它们都是资产类科目,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它们都是往来款,都是先承担了义务,最后享受权利。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收账款科目。预付款项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付款项科目。
更新时间:2025-06-27 11:31:59 查看全文>>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备抵法,直接核销法。
1.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确认预期信用损失计人当期损益,作为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复杂的评估和判断,履行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程序。
2.直接核销法是指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将其损失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发生赊销时:
借:应收账款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在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进行转销时,应采用下列会计处理方式:
应收账款核销结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坏账准备
核销时:
当估计有坏账发生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收的回来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当坏账真的发生时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取得时
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的出售、应收票据的贴现:
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社会平均值7.8,优秀值24.3,良好值15.2。建筑业平均为4.2,房地产业平均为3.8,批发零售业为8.9,住宿餐饮业是8.3。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当期销售净收入-当期现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之相对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越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公司催收账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账甚至坏账,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金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除存货外的另一重要项目。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等。
应收账款包括企业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不包括企业给予客户的商业折扣。
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反映企业应付账款的流动程度。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平均应付账款×100%
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或: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反映企业应付账款的流动程度。
合理的应付账款周转率来自于同行业对比和公司历史正常水平。
如公司应付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公司较同行可以更多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显示其重要的市场地位,但同时也要承担较多的还款压力。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应收和预付账款的关系是什么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