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更新时间:2023-01-28 11:35:48 查看全文>>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更新时间:2023-01-28 11:35:48 查看全文>>
资产评估的历史成本法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
历史成本法特点: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对外投资等。
(1)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孰低计量;
(2)固定资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3)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4)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即除1和2外的其他情形),应当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企业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企业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继续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企业承担的被转移金融资产价值变动风险或报酬的程度。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设定受益计划退款:
比如企业估计职工在退休后是要提供30年的苹果,但是在第20年的时候,职工去世,那么剩余的购买10年苹果的金额,企业是不用支付的,这部分的款项,就称之为是“设定受益计划退款”,就是企业可以少支付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企业将一笔款项,购买债券,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的金额,以供该计划的存款的金额。
假定购买债券投资的金额是1500元,现在的价值是3500元,说明购买债券我们投资收益的金额是2000元(3500-1500),企业不用额外的支付款项,直接是用债券的投资收益的金额2000进行支付就可以。
这里的2000元就是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2.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
一般认为,如果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则认定所涉及的补价为“少量”,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该比例等于或高于25%,则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按照处置资产相同的处理,换入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借: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
资产处置损益(换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或借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等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资产定义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