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东奥会计在线/知识专题/ 中级会计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其中,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公历12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有利或不利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所称“有利或不利事项”等。

更新时间:2022-03-06 17:14:45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是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一)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

    (二)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查看全文>>
  • 合并资产负债表格式和编制

    合并资产负债表格式在个别资产负债表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四个项目:

    一是在“无形资产”项目之下增加了“商誉”项目,用于反映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

    二是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增加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目。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是多久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具体而言为报告次年的1月1日或报告期间下一期的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

    查看全文>>
  •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怎么进行抵销处理项目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抵销处理项目

    (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拨付下属核算单位,并不引起整个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母公司与子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简单相加的基础上,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予以抵销。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应当比照上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的抵销方法采用通常所说的交互分配法进行抵销处理。

    (二)内部债权与债务的抵销处理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2)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3)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持有至到期投资(假定该项债券投资,持有方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划分为其他类的金融资产,原理相同)与应付债券;(5)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6)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7)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处理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率一般多少

    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会有所不同,没有统一标准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企业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较差;资产负债越高,说明企业通过借债筹资的资产越多,风险越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为佳。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资产负债率能够揭示出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是由债权人提供。

    1、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较高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财务杠杆、利息税前扣除、以较少的资本(或股本)投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

    2、从经营者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不平

    财务人员发现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不平的时候,需要从以下方面找原因:

    1.数字填错:可能是做表时填错数字,造成账表不符;

    2.总账问题:总账不平,会导致报表不平衡;

    3.科目错误:科目借贷方有可能发生错误;

    4.凭证问题:很有可能是还有凭证尚未过账,或者编制错误。

    5.公式错误:有时公式错误是难以发现的

    查看全文>>
  • 资产负债表和科目余额表的关系

    科目余额表和资产负债表有对应关系,资产负债表科目要按照科目汇总表来填列,主要填列方式如下: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项目的填列都是根据有关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项目,根据"应收票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计算填列;"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查看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知识问答

名师讲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

知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