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_2025年注会财管学习要点
在注会财管考试中,“存货管理”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知识点。考生学习时,需注意结合公式推导理解模型本质,而非单纯死记硬背,尤其要区分不同存货管理模式的适用场景与假设条件。同时,建议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如何在成本、缺货风险与库存持有量之间找到平衡,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所属章节】
第十一章:营运资本管理
第四节:存货管理
【知 识 点】
存货管理
一、储存存货的原因
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2.出自价格的考虑
二、储备存货的成本
提示
若考试给出的是变动储存成本率:
三、存货经济批量分析
(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经济订货量的概念
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确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叫做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
2.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
(1)能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
(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4)年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
(5)存货单价不变;
(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可以随时买到。
3.决策相关成本
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是变动储存成本线与变动订货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订货量。
4.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及其变形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
1.存在数量折扣——买价要变化
2.订货提前期
往返2天,每天耗用100千克。
(1)再订货点的含义: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
R=L×d=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每日需求量
(2)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与基本模型一致。
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3.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1)基本原理
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d。
每天库存净增加=p-d
送货天数=Q/p
手写板
(2)相关成本
(3)基本公式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
手写板
扩展
手写板
4.考虑保险储备时
(1)保险储备的含义
按照某一订货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安全存量)。
正常情况:往返2天,每天耗用100千克。
(2)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R=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L×d+B
(3)保险储备确定的原则:使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之和最小。
(4)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之和TC(S,B)的确定:
手写板
N=D/Q*
提示
(1)模型可适用于延迟交货或每日需求量变动的情况,关键是确定出交货期内需求量的概率分布;
(2)考虑保险储备时,存货的总成本要多考虑一块TC(S,B):
即:总成本的确定多考虑TC(S,B)。
● ● ●
以上就是注会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知识点“存货管理”相关内容,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后可以点击下方模块,开启习题练习
注:以上内容选自闫华红老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