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备用金会计分录
精选回答
备用金的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拨付备用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银行存款
2、核准备用金的花费时:
借:费用类账户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3、期末收回备用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备用金是企业拨付给企业内部用款单位或职工个人作为零星开支的备用款项。企业拨付的备用金,根据管理需要,可以采用一次性备用金或定额备用金制度,在“其他应收款一一备用金”明细账户中进行核算。
备用金是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表示库存的备用金数额,并按照领用单位或个人设明细分类账户核算。企业拨付的备用金,根据管理需要,可以采用一次性备用金或定额备用金制度,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户中进行核算。
备用金的借支
1.企业各部门填制“备用金借款单”,一方面财务部门核定其零星开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凭此单据支给现金;
2.各部门零星备用金,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需要应由企业部门经理核准;
3.各部门零星备用金借支应将取得的正式发票定期送到财务部门备用金管理人员(出纳员)手中,冲转借支款或补充备用金。
备用金的保管
1.备用金收支应设置“备用金”账户,并编制“收、支日报表”送经理;
2.备用金定期根据取得的发票编制备用金支出一览表,及时反映备用金支出情况;
3.备用金账户应做到逐月结清;
4.出纳人员应妥善保管各种与备用金相关的各种票据。
备用金的管理不论采用何种办法,都应严格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的手续制度。
备用金报销制度
备用金报销的处理依企业备用金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备用金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定额备用金制度和非定额备用金制度两种。
1.所谓定额备用金是指单位对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根据其零星开支、零星采购等的实际需要而核定一个现金数额,并保证其经常保持核定的数额。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使用定额备用金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应按核定的定额填写借款凭证,一次性领出全部定额现金,用后凭发票等有关凭证报销,出纳员将报销金额补充原定额,从而保证该部门或工作人员经常保持核定的现金定额。只有等到撤销定额备用金或调换经办人时才全部交回备用金。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备用金领用部门支用备用金后,应根据各种费用凭证编制费用明细表,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销,领回所支用的备用金。对于预支的备用金,拨付时可记入“备用金”(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报销和收回余款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除拨付、增加或减少备用金定额时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日常支用报销补足定额时,都无须通过该科目而将支用数直接记入有关成本类科目、费用类科目。
2.非定额备用金是指单位对非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根据每次业务所需备用金的数额填制借款凭证,向出纳员预借现金,使用后凭发票等原始凭证一次性到财务部门报销,多退少补,一次结清,下次再用时重新办理领借手续。报销时财务部门编制转账凭证,其借方科目与定额备用金报销时相同,其贷方科目则为“其他应收款”科目。对于实际支出额小于预借金额的应编制现金收款凭证,收回多借的现金;对于实际支出大于预借金额的,编制现金付款凭证,补给经办人员垫付的款项。
企业备用金的适用范围
企业备用金主要用于小额的零星费用支出,例如现金工资等国家规定对个人的支出;出差的业务人员身上必备的差旅费;经会计核算后,确实需要现金支出的各项费用等。
正常来讲,企业备用金都是由出纳人员负责管理,但必须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企业备用金一旦用于规定项目以外的开支,很可能视同坐支、挪用公款进行处理,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任何人员向企业借用备用金,必须写明申请方可。
备用金的支出方式
想要进行备用金支出,通常需要提前申请或者事后报销。报销时,需要将发票送到出纳的手中,出纳再统一整理进行冲账抵消。要是想提前支出备用金,需要填制“备用金借款单”,经过审批后可支取备用金。当然事后仍需要取回发票交给出纳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企业的备用金有支出限额,也就是支出备用金申请一旦超出了规定金额,出纳是有权拒绝的。当然了,如果遇到特殊情形,申请者可以让企业部门领导核准再进行支出。
备用金的管理方法
可以说出纳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现金收支,所以对备用金的管理需要格外上心。因为备用金的使用者在处理完业务之后会取得发票交给出纳,所以出纳需要根据发票上所显示的业务信息进行汇总。这样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备用金的支出情况,以防止支出混乱。
更多注册会计师精彩内容,请关注东奥注册会计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