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 责编:刘佳慧 2024-12-09 10:26:30

精选回答

东奥注册会计师

2024-12-09 10:26:30

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表是一份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或年末)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

资产部分:资产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部分通常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则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部分:负债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部分也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则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债务,如长期借款、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部分: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即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利润表,也被称为收益表或损益表,是一种动态的财务报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的经营成果。具体来说,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这个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润或亏损。

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营业收入:这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实现的收入。它通常被列在利润表的最上方,代表了企业的主要经营收入来源。

营业成本:这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生产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成本。营业成本从营业收入中扣除,以计算毛利润。

毛利润(或毛利):毛利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的余额。它表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扣除直接成本后所剩下的盈利。

营业费用:也被称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用涵盖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除了直接成本之外的各种开销,如工资、租金、广告费、利息等。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在扣除营业费用后的利润。它代表了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赚取的利润,不考虑税收和非经营活动的影响。

非经营损益:这部分包括与企业主要经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收入和支出,如出售资产所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

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是在考虑非经营损益之前的利润,也就是在扣除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所得税:这是企业应支付的所得税款。它基于税前利润计算,并按照适用的税率进行调整。

净利润:净利润是税后利润,也是利润表的最终项目。它表示在考虑了所有收入和费用后,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实际赚取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相关知识点:

盈余公积提取方式分为哪2种

无形资产的确认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更多知识点解读,可以关注东奥会计在线注会会计栏目。

免费试听 全部>>

资料下载
查看资料
免费领取

学习方法指导

名师核心课程

零基础指引班

高质量章节测试

阶段学习计划

考试指南

学霸通关法

辅导课程
2025年注册会计师课程
辅导图书
2025年注册会计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