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认定——注会审计知识点解读
审计认定一直是注会考生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和重点,认定可以分为两类: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主要是利润表)和关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的认定(资产负债表),下面我们以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主要是利润表)为例,解读一下这个知识点。
认定是指管理层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作出一系列明确或暗含的意思表达。
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主要是利润表)包含的内容如下:
①发生 | 记录或披露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真实的,无虚构的) |
②完整性 |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均已包括(无漏记) |
③准确性 |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相关披露已得到恰当计量和描述(准确无误) |
④截止 |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
⑤分类 |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
⑥列报 | 交易和事项已被恰当地汇总或分解且表述清楚,相关披露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下是相关的,可理解的 |
解读
1.发生、完整性和准确性认定应该如何区分呢?我们举例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项目 | 账面金额 | 实际金额 | 违反什么认定 |
营业收入 | 300万元 | 30万元 | 准确性 |
营业收入 | 300万元 | 0万元 | 发生 |
营业收入 | 0万元 | 300万元 | 完整性 |
(1)当账面金额和实际金额不一致,说明没有准确的记录发生,因此违反了准确性认定。
(2)当账面金额显示有发生金额,但是实际发生金额为0,也就是没有发生金额的时候,此时违反了发生认定。(即无中生有)
(3)当实际金额有发生金额,但是账面金额为0,也就是没有记录发生金额的时候,此时违反了完整性认定。
2.发生、完整性和截止认定应该如何区分呢?我们举例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举例1:甲公司2023年12月份发生的一笔销售收入 | 管理层未入账(永久未入账)以进行隐瞒 | 违反完整性认定 |
管理层将该笔收入计入2024年1月份(推迟入账) | 违反截止认定 | |
举例2:甲公司2023年12月份确认了一笔收入 | 该笔收入是虚构的(无中生有) | 违反发生认定 |
该笔收入是将2024年1月份发生的收入提前确认 | 违反截止认定 | |
3.分类和列报认定应该如何区分呢?我们举例个例子来理解一下
认定 | 区分 | 举例 |
分类 | 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 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 |
列报 | 列示在报表中,该汇总和分解的是否已经汇总和分解 | 比如报表列示的“营业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汇总而来 |
确定是会计科目(账户)错误还是财务报表列示错误:
记录会计科目错误——分类认定
报表列示错误——列报认定
审计认定是注会考试中的难点,应当准确把握。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