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样本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注会审计知识点解读
在注会审计科目中抽样的步骤中第二步是选取样本阶段,这一阶段中确定样本规模的主要因素这个知识点是需要学员们重点记忆的知识点,是注会审计复习备考中必背的知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知识点。
确定样本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
细节测试 | 与样本规模的关系 |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 反向变动 |
可容忍错报 | 反向变动 |
预计总体错报 | 同向变动 |
总体规模 | 影响很小 |
总体变异性 | 同向变动 |
1.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关系
风险说明: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更关注误受风险。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愿意承担的审计风险通常为5%~10%。
由于货币单元抽样是根据属性抽样原理设计的,故在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只控制误受风险,而不控制误拒风险。
2.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呈反向关系
(1)定义: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最大金额的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2)要求: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3.预计总体错报——与样本规模呈同向关系
4.总体规模:——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
5.关于变异性——与样本规模呈同向关系
(1)定义:
①变异性,即总体的某一特征在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
②分层,是指将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抽样单元组成(2024年新增)。
(2)前提: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将总体分层。
(3)作用: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这个知识点在注会考试中重要性较高,应当重点理解把握。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