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风险评估程序_25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要点




在学习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审计案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5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要点更新啦!以下是“25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要点”讲解,一起来学习吧!
【所属章节】
第三章:审计证据
第四节:分析程序
【知 识 点】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总体要求 | 强制要求 |
具体运用 | 1.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并非唯一、结合使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等方面情况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分析程序的步骤: 第一步:对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 第二步: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以判断是否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3.考虑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形: (1)比较结果显示不一致且管理层无法合理解释; (2)无法取得支持性文件证据等。 |
注意事项 | 1.无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内部控制体系各要素的每一方面时都实施分析程序。 2.分析程序不能用于了解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定性】 |
运用特点 | 1.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2.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注意:有主次之分) |
局限性 | 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的精确程度,以及所进行的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 ● ●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知识点“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相关内容,审计科目对刷题的要求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础入门阶段,习题能对考生们理解知识点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为免费题库内容,快来打卡吧!
注:以上内容选自张敬富老师《审计》科目基础班授课讲义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