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中级经济师 >  工商管理 >  正文

定价策略_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孟凡莹2025-04-21 11:33:39

北京

辅导课程

与其抱怨风雨,不如学会在雨中起舞。2025年中级经济师在25年11月1日、2日进行,对于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同学们来说,提前学习基础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为同学们总结了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的基础知识点,建议同学们收藏并跟学。

定价策略_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

【内容导航】

定价策略

【内容导航】

第三章 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

【知识点】

定价策略

(一)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

(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影响企业产品价格的上限。

(2)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价格的下限。企业成本类型主要有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边际成本等。

(3)市场竞争。不同市场,其竞争状况不同,企业相应的定价策略也不同。

(二)产品定价目标

(1)维持企业生存。当企业面临产量过剩、竞争激烈或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时,它可能将维持生存作为自己的目标。

(2)短期利润最大化。

(3)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经营状况和产品竞争状况的综合反应。

(4)维护企业和产品形象。一些企业有知名的品牌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之相应的是产品的高价策略;一些企业以普通消费者为其目标市场,其产品定价通常采用的是低价策略。

(三)产品定价方法

常用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

它是一种以产品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目标利润定价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加成后所制定出来的产品价格。

其公式为∶

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

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可变成本

(2)目标利润定价法。

企业根据总成本和估计的总销售量,确定期望达到的投资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

公式∶

目标价格=(总成本+目标利润)÷总销量

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收益率

2.需求导向定价法

以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强度和价值感受为基础的定价法。包括∶认知价值定价法和需求差别定价法。

认知价值定价法的关键是∶

第一,如何准确测定买方感受价值的程度。

第二,如何利用营销策略去影响买方的感受价值。

假设市场上有甲、乙、丙三家企业同时向市场提供某种相同的产品。现在要求客户对三家企业的产品分别进行检测评比。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u 直接价格评比法

u 直接认知价值评比法

u 诊断法

(1)直接价格评比法。

客户对每一种产品进行价格估测,企业根据客户的估测价格进行产品定价。例如∶客户对甲、乙、丙三家企业产品的估测价格分别为2.55元、2.00元和1.52元。

说明∶

①客户认为甲企业的产品价值最高,丙企业产品价值最低,乙企业产品价值居中。

②客户对这种产品的接受价格在2.00元上下。

企业给产品定价时,既要考虑客户对产品估测价格的排序,又要考虑客户对这种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

(2)直接认知价值评比法。

客户不直接估测产品价格,而是将100点分配给每个企业的产品,从而反映每个企业产品的认知价值,据此进行产品定价。

例如∶客户分配给这三家企业的产品的点数分别是42、33、25。

说明:客户认为甲企业的产品认知价值最高,丙企业的产品认知价值最低,乙企业的产品认知价值居中。

那么,如果当时这种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为3.00元的话,根据客户认知价值的不同,甲企业可将价格定得高于3.00元,丙企业产品定价要低于3.00元,乙企业产品价格居中。

(3)诊断法。

具体步骤:

①请客户将100点分配给每个产品特征,来反映每个特征对客户的重要性,标记为重要性权数。

②根据每个特征,请客户依次将100点分配给每个企业的产品,来反映客户对每个企业的产品特征的评价,标记为产品特征值。

③将重要性权数与每个企业相应的产品特征值相乘再求和,即得到客户对每个企业的产品的认知价值判断。

诊断法示例:

重要性权数

产品特征

产品特征值

特征值合计

25

产品耐用性

40

40

20

100

30

产品可靠性

33

33

34

100

30

交货可靠性

50

25

25

100

15

服务质量

45

35

20

100

100

认知价值

4165

3265

2570

——



甲企业∶25×40+30×33+30×50+15×45=4165。

乙企业∶25×40+30×33+30×25+15×35=3265。

丙企业∶25×20+30×34+30×25+15×20=2570。

如果该种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是3.00元。那么甲企业可制定高于3.00元的价格;乙企业可将价格定在3.00元;丙企业可制定低于3.00元的价格。

3.竞争导向定价法

主要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商品价格为定价基础依据,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主要有随行就市定价法、竞争价格定价法、密封投标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来获得平均报酬。

(2)竞争价格定价法。企业通过不同营销方法,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价格。竞争价格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3)密封投标定价法。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确定,在买方投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

(四)产品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

类型

具体内容

撇脂定价策略

(高价策略)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很高,尽可能在短期内赚取高额利润

市场渗透定价策略

(低价策略)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低,利用物美价廉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较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较大利润

温和定价策略

(中价策略)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在高价和低价之间,力求使买卖双方都满意

(1)撒脂定价策略(高价策略)。

①适用条件:产品的质量、形象必须与高价相符,且有足够的消费者能接受这种高价并愿意购买;产品必须有特色,竞争者在短期内不易进入市场。

②优点:高价格高利润,能迅速补偿研究与开发费用,便于企业筹集资金,并掌握调价主动权。

③缺点:定价较高会限制需求,销路不易扩大;高价原则会诱发竞争,企业压力大;高价高利时期也较短。

④适用于:仿制可能性较小,生命周期较短且高价仍有需求的产品。

(2)市场渗透定价策略(低价策略)。

①优点:低价能迅速打开销路,便于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低价获利可阻止竞争者进入,便于长期占领市场。

②缺点:投资回收期长,价格变动余地小,难以应付在短期内突发的竞争或需求的较大变化。

③适用条件:潜在市场较大,需求弹性较大,低价可增加销量;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随销量的增加而减少。

(3)温和定价策略(中价策略)。

①优点:既可避免撇脂定价策略因高价而具有的高风险,又可避免市场渗透定价策略因低价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既能使企业获取适当的平均利润,又能兼顾消费者的利益。

②缺点:比较保守,不适于需求复杂多变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2.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包括产品线定价、备选产品定价、附属产品定价、副产品定价、产品束定价。

(1)产品线定价。

某服装店经营高、中、低三种档次的男装,该服装店为这些男装分别定价为1280元、880元、300元。当顾客购买男装时,会从这三种价位联想到男装的高、中、低三种档次。

(2)备选产品定价。

备选产品不是必买品,但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偏好。

购买汽车的客户在购车时还会选购电子开窗控制器。经销商可以给这些备选产品定一个高价。高价的备选产品并不会影响汽车的销售(不是必买品),而购买备选产品的客户也不在意其较高的价格。

(3)附属产品定价。

有些产品在使用中需要伴随其他产品的消费,伴随的产品就称为附属产品。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可以看成是主产品,而软件就成为其附属产品。

一般将主产品的价格定得较低,附属产品定的价格较高。客户不需要经常购买主产品,但是却需要经常更换附属产品,企业可以通过高价的附属产品的销售来获得持续的利润。

(4)副产品定价。

生产肉类、石油、化工等产品时常常伴有副产品的产生。

假如副产品的价值相当高,企业就可以将主产品定一个有竞争性的低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将副产品定一个高价,从而获得利润。

(5)产品束定价。

企业将几种产品组合在一起,进行低价销售。

例如,电影院销售的年票,其价格就比单次购买的电影票价格便宜得多。

本文中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内容由东奥教务团队整理

(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1
打印
2025年经济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