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奥会计在线 >  中级经济师 >  金融 >  正文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_中级经济师《金融》章节重难点跟学!

来源:东奥会计在线责编:孟凡莹2023-03-30 10:14:38

北京

冲刺教辅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咱们心底,使咱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中级经济师考试中《金融》是十大专业科目之一下面为同学们准备了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的重难知识点,内容源自武小唐老师知识点笔记,正在备考的同学们快快跟学起来吧。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中级经济师《金融》章节重难点跟学!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考点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后贷款人

(一是票据再贴现,二是票据再抵押)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组织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3.政府的银行

1)经理或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

6)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4.管理金融的银行

1)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

2)制定和颁布各种金融法规、金融业务规章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基础

①货币发行

②经理或代理国库

③集中存款准备金

①贷款

中央银行的贷款对象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政府

②再贴现

③证券买卖

④管理国际储备

⑤其他资产业务

资产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这类业务可以划分为:

①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②结清交换差额

③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考点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类型

宽松的

货币政策

作用效果

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主要措施

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

2)降低再贴现利率,以促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增加再贴现,增强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能力,增加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多购进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量

4)道义劝告,影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增加放款,以增加货币供应量

紧缩的货币政策

作用效果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给,从而抑制投资,压缩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主要措施

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相反

稳健的货币政策

含义

“稳健”体现的是对货币政策所做的原则性规定和对总体趋势的把握,是一种指导思想、方针和理念,而不是针对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注重和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框架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要素

内容

解释

调控主体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处于国家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政策,并代表国家监督和管理全国金融业,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是管理型银行

调控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

操作目标

短期利率与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主要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中介指标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它们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间接控制二阶变量,直接影响或形成社会对实际劳务和商品的需求

调控客体

企业与居民

通过影响企业与居民的投资与消费行为,从而达到金融宏观调控目的

调控目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及相关四大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四大政策目标包括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反馈信号

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

产品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产品价格总水平下跌;反之产品价格总水平上升

金融宏观调控的领域和阶段

两个领域

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对一阶变量基础货币的直接控制

第二阶段

基础货币的变化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产生间接控制作用

第三阶段

由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变化间接影响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

目标

主要内容

最终目标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介目标

利率、货币供应量

操作目标

短期利率、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是常规性质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被称为中央银行“三大法宝”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含义

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主要内容

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即需要提交存款准备金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额

2)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提取准备金的比例

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其他资产不能充作存款准备金

4)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1)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货币乘数小,银行原始存款创造的派生存款少

2)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解冻了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能力增强

3)宣示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信贷收缩,利率上升,紧缩需求

优点

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

2)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

3)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缺点

1)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

2)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2.再贴现政策

含义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也是现在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内容

1)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贷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1)借款成本效果。中央银行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时可提高再贴现率,金融机构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减少,若货币乘数不变,则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金融机构相应提高贷款利率,从而抑制客户对信贷的需求,收缩货币供应量

2)宣示效果。提高再贴现率,货币供应量减少,收紧信用,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

3)结构调节效果

①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

②按国家产业政策对不同种类的再贴现制定差别再贴现率

前提条件

1)在金融领域,以票据业务进行融资要成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2)金融机构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3)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优点

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2)比存款准备金的调节更机动、灵活,可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可以调节货币供给结构

3)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缺点

再贴现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操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运用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当金融市场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有价证券,从而投放基础货币,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的下降

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1)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形成多头市场,证券价格上升;随之,货币供应扩大,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

2)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若买进了银行的证券,则直接增加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银行运用这些超额存款准备金使货币供给扩大,刺激经济增长

操作条件

1)中央银行和银行都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2)要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3)信用制度健全

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那样被动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

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

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缺点

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含义

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

内容

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内容

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指导政策工具

内容

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劝其遵守政策,主动合作

2)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指导”执行

优点

比较灵活,节省费用;但若要充分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作用和足够的控制信用的法律权力和手段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

2.再贴现与再贷款

3.公开市场操作

4.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5.常备借贷便利(SLF)

6.中期借贷便利(MLF)

7.临时流动性便利(TLF)

8.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

9.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10.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

11.央行票据互换工具

1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及其转换

近年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特点(关注)

(1)以间接手段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模式逐步建立起来。

(2)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3)稳健日益成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4)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不断,货币政策工具日益丰富。

(5)存款准备金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成为日常流动性对冲管理的重要工具。

(6)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形成。

(7)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逆周期调节。

考点3:金融监管

1.资本充足性

监管指标

要求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5%

一级资本充足率

≥6%

资本充足率

≥8%

储备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的2.5%

逆周期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的0~2.5%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计提附加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的1%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

≥4%

2.资产安全性

资产安全性监管的重点是银行机构风险的分布、资产集中程度和关系人贷款。

3.流动适度性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的流动性风险指标有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该四个指标均应当不低于100%),以及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另外还有存贷比等监测指标。

4.收益合理性

2022年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相关文件中,关于盈利性的指标有9项,分别是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风险资产利润率、净息差、净利差、成本收入比率、利息收入比率、中间业务收入比率、存贷利差。

(注:以上内容源自武小唐老师知识点笔记)

说明: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等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1
打印
2025年中级经济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