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财务成本管理》计算分析题易考点: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东奥小编】现阶段进入2015年注会强化提高冲刺备考期,为帮助考生们在最后阶段提高备考效率,我们根据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为考生们总结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选择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易考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2015《财务成本管理》计算分析题易考点: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本考点能力等级:
能力等级 2—— 基本应用能力
考生应当在理解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在比较简单的职业环境上,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运用相关专业学科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本知识点属于《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的内容。
计算分析题易考点: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特点 |
内容 |
1.成本计算分两个阶段 |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服务或顾客)消耗作业”。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把成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 “资源→作业→产品”;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 “资源→部门→产品”。 |
图16-1作业成本法分两阶段分配成本
2.成本分配强调因果关系 |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主要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尽可能减少不准确的分摊,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
成本追溯,是指把成本直接分配给相关的成本对象。 【提示】使用直接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 |
动因分配,是指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的过程。 【提示】动因分配虽然不像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 ||
分摊,有些成本既不能追溯,也不能合理、方便地找到成本动因,只好使用产量作为分配基础,将其强制分配给成本对象。 | ||
3.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成本动因 |
作业成本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资源的消耗首先追溯或分配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采用不同层面的、众多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要比采用单一分配基础更加合理,更能保证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