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司战略》基础考点:国际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小编导言】2014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为3月31日至4月25日,现阶段进入2014注会基础备考期,是打牢基础的重要阶段,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公司战略》基础考点:国际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内容导航】:
1.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与东道国区位因素的提出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内部化理论
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公司战略》科目第三章战略选择第四节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知识点】:国际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经济学家从各个层次和角度探索和研究跨国公司的行为特点及其作用与影响,提出了许多理论和主张。这些理论和主张的研究无非也是沿着两个基本主要思路:一是国际生产要素的组合;二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特征(特别是寡头垄断市场特征)。
1.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与东道国区位因素的提出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首先必须具备两大基础:一是作为投资方跨国公司自身的优势;二是作为受资方东道国的条件。而首先在这两方面作出贡献的:一是美国学者海默;二是索思阿德和艾萨德。
(1)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独立的理论。该理论利用两个基本论点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
②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③市场不完全的四种表现:1)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2)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3)由政府干预引起的市场不完全;4)由税赋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④垄断优势: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2)生产要素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2)区位理论。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等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企业拥有的优势并不能单独地说明为什么直接投资优于出口。企业拥有某些特殊优势,可以不对外直接投资,而只是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因此,又必须引进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以便充分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辞辛劳,并承担风险到国外去从事制造经营活动,许多区位要素则适合解释这种情况:
①劳动成本。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实际工资成本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当技术已经标准化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投入的来源地。那些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把某些装配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属于这类对外直接投资。国际企业实行世界范围的制造和装配政策,其目标就是要使总生产成本最小。
②市场购销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特征,会对直接投资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道国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等因素明显与利用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有关。同样,如果在东道国的竞争剧烈,一张当地制造的标签也许有助于推销产品。
③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即使东道国选用关税等手段不是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是关税手段仍可促使外国企业改变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方法。
④政府政策。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外国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教授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著作中,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更,阐述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时机和区位选择的关系,系统地提出了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模型。
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创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①创新阶段。在此阶段,企业有在国内选择生产地点的固有倾向。价格的需求弹性可能相当低,因为发明企业拥有产品特异性或垄断优势,因此产品的创新、生产与销售是在同一个国家里。
②成熟阶段。在此阶段,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有了某些标准化的因素。一般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发展,产品已经较少需要变动。因此人们较多地关注起生产成本,特别是当竞争对手已出现时更是如此。此时,发明国要通过出口维持和扩大其国外利益则难以实现,因此,它们必须对外投资,并设立子公司,进行就地生产,以便维持和扩大出口市场,保障自己的利益。
③标准化阶段。在此阶段,产品和技术都已完全标准化,发明者的技术优势已消失,随着竞争的加剧,成本和价格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市场知识和信息流通已退居次要地位。其最终结果就是把生产或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国外生产的仿制品最后可能导致原来的发明创造国或国外子公司进口该产品。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随着生产分工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企业经营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间产品由传统的原材料、半成品改变为以知识技术为主的信息产品。由于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产品的定价机制与交易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公司全球生产的协调与经营效率。外国直接投资的原因不仅仅是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所致。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使中间产品在其组织内进行内部化转移,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第三,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的产物。
企业能否实现中间产品的内部化,还受到四种因素的影响:①行业特有因素,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②地区特有因素,包括地理距离与文化差异;③国家特有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财政状况;④企业特有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内部化理论与前面垄断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内部化并不是给予企业拥有特殊优势的这种特有财产本身,而是指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它给了跨国企业以特有的优势。
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1976年,英国雷丁大学邓宁教授首次提出了综合理论学说。系统阐述“综合主义”理论,并将其动态化,从而形成了目前对国际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
邓宁认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邓宁主张要把有关部分理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综合地对国际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