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简答题易考点: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战略途径
【东奥小编】现阶段进入2015年注会强化提高冲刺备考期,为帮助考生们在最后阶段提高备考效率,我们根据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为考生们总结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题易考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201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简答题易考点: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战略途径。
本考点能力等级:
能力等级 2—— 基本应用能力
考生应当在理解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在比较简单的职业环境上,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运用相关专业学科知识解决实务问题。
本知识点属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第三章战略选择第四节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简答题易考点: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战略途径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战略途径的理论解释也随之改 变。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模式,以及国际化经营的引力理论。
(一)企业国际化过程的连续模式理论
企业国际化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按照环境距离(这里的环境距离指一国与另一国在地理、文化、心理、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综合差距)由近及远的顺序。在进入方式的选择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被称为企业国际化过程的连续模式。主要理论包括国际化阶段理论(UPPSALA模型)和出口行为论。
1.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UPPSALA模型)。
(1)UPPSALA模型的含义。
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的代表——UPPSALA模型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增加投资、缓慢发展的过程。该过程有以下两个典型特点。
①企业在进入方式上,按照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的顺序进行。
②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中,按照邻国市场——地理位置较远市场的顺序来进行。
UPPSALA学派认为,每一个国际化步骤都不能被视为相互独立的阶段,分析对象是国际化的连续全过程。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实质是企业行为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该学派认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企业渐进地获得、认识和利用国际市场和经营知识的过程,强调“干中学”,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提出后,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直至今天仍被许多研究作为理论基础。
(2)UPPSALA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1975年,约翰森(Johanson)和瓦伦(Vahlne)通过对瑞典四家制造企业调研后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经营都遵循了偶尔出口活动——通过海外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生产这样一个逐步升级的顺序。为了更好地解释和说明这一现象,约翰森和瓦伦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即UPPSALA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国外市场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模型的关键变量包括市场知识、市场投入、投资决策和经营活动。该模型由市场知识开始,市场知识影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又决定经营活动,经营活动在使企业获得市场知识的同时,降低了可感知的市场风险,增加了对国外市场的投入。这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降低风险、增加投入的循环往复过程。
(3)对UPPSALA模型的不同看法。
自20世纪80年来以来,UPPSALA模型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Millington等人认为,在国际化早期,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其国际化也许会表现出缓慢而逐渐发展的特点。随着企业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在战略分析和信息搜索的基础上,战略计划系统就会发挥重大作用,因而使企业国际化完全有可能超越传统理论提出的阶段顺序而发生跳跃。企业国际化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可能首先选择那些发展潜力较大的国家而不必非要从周边国家或环境距离较近的国家起步。
还有人认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解释力比较强,但对于大型多元企业而言,由于它们的风险抵抗能力高,所以国际化的阶段性渐进并不明显。此外,该理论对“市场寻求型”的公司比较适用,而对“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现成资产寻求型”的公司的适用性比较差。
2.出口行为论。
1977年,Bilkey和Tesar通过对423家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出口发展活动研究后认为,企业的出口活动可以根据管理者对海外市场的兴趣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对出口毫无兴趣、接受海外订单、企业积极寻求出口的可能性、开始向邻近国家出口、成为有经验的出口商、努力开拓心理距离与地理位置较远的出口市场。
与UPPSALA模型相同,出口行为论的主要概念也是“知识和经验”,也就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出口行为论是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得到的统计结果,而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因此与现实更接近,更具有操作性。出口行为论的缺点是只是企业出口阶段的描述性分析,还不能解释企业整个国际化经营的过程。
(二)企业国际化过程的非连续模式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企业国际化环境的巨大变化,在企业国际化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对于这些新现象,传统理论或者解释不了,或者解释不力。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国际化,最终产生了国际创新企业模型、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和网络理论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上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是不连续的,即企业国际化完全不必遵循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顺序,而采取灵活的、甚至是跳跃式的发展,以达到快速国际化的目的,从而提出了一条与传统理论所提出的连续国际化模式完全不同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途径。
1.国际创新企业模型。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没有按照连续过程理论所指出的渐进方式进行。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这些新现象,Oviatt和McDougall通过建立国际创新企业模型进行解释和说明。他们认为,国际创新企业是那些起初就通过利用多国资源与市场来寻求竞争优势的企业。国际创新企业模型包括四个要素,即部分交易的内部化、网络以及许可协议等可以选择的控制结构、国外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
根据模型他们得出结论,由于缺乏资源,那些依赖知识创造价值的小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聚焦于国内市场而生存和获得成功。因此,这些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从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市场,就是国际化的企业。这样,这些小企业国际化就拥有了不同于传统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路径。
至于影响小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因素,Oviatt和McDougall引用了许多案例以及前人研究中的一些证据,说明小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依赖于企业起初就拥有的国际化视野、革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及通过网络和有效的组织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能力。
2.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来研究和解释企业国际化现象。Mintaberg和Mchugh指出,随着环境中机会和威胁的不断变化,多数企业成长战略表现为企业投入的主动增加或减少,而国际化既可能是企业执行长期战略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应急举措。
Millington和Baylis特别关注战略计划在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作用。他们认为,在国际化的早期,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其国际化也许会表现出缓慢而逐渐发展的特点。然而,随着企业国际化经验的积累,在战略分析和信息搜索的基础上,战略计划系统就会发挥重大作用。由于企业经验可以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之间传递,因而使企业国际化完全有可能超越传统理论提出的阶段顺序而发生跳跃。所以,企业的连续或渐进国际化与其说是一般原则还不如说是特例。
3.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学者又运用产业内网络的概念分析和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新现象,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Johanson和Mattsson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应从企业间关系网的角度而非传统理论中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并把企业国际化看成是企业建立和发展与其他国家企业合作关系的过程。因此,一个企业对于国际目标市场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就往往会根据其国际网络关系的发展状况来确定,而不一定采用传统的连续方式。
【提示】我们可以根据时间与目标市场以及进入方式的关系来判定企业国际化采取的是连续还是不连续的模式。连续国际化情况是:企业按照文化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目标市场,同时针对特定市场的进入方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发展。
不连续的国际化有两种最基本的情形:
第一,企业国际化直接从文化距离较远的国家起步,而不论企业进入方式之难易;
第二,企业国际化以最难或较难的进入方式起步,而不论目标市场文化距离之远近。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引力理论
除了上述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外,还有一类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战略途径的理论——国际化经营的引力理论,又称带动论。
1.订单带动论。
从历史实践和大量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的初始出口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运费下降、汇率波动、市场环境变化等经济因素对企业的初始出口的直接影响很小。企业最初的出口冲动大多来自与海外客户主动送上门来的订单。这种未经企业本身努力而得来的出口机会,常常是企业出口的直接原因。
对于从未开展过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一开始就靠自己主动寻找海外市场和客户是走向国际市场最困难的一环。而这种送上门来的订单,大大降低了初始出口的风险,给原先犹豫不决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动力,促使他们迈出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
2.客户带动论。
在很多行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如银行、保险、广告业,企业的跨国经营通常是受到现有客户的带动。往往是其客户先打入国外市场,在国外站住了脚跟,需要相应的金融、保险、广告和其他服务。为其服务的银行、保险公司,广告商为了不失去这些客户,就必须相应地扩展自身的业务,跟随客户去海外从事国际化经营。
3.竞争带动论。
竞争带动论事实上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如果该行业的某个主要企业打入了某一国外市场,其他企业就会很快跟上,也去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开辟市场。这种“一哄而上”,跟随竞争者走向国外市场的情形常常发生在寡头垄断行业。在寡头垄断行业,各主要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饱和常常发生在同一时期;与此同时,由于寡头行业的特点,任何单一厂商市场份额的大幅上升都会导致整个竞争态势的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厂商也会跟进,打入同一市场,宁可两败俱伤,也不能让对手独霸一方。
4.关键企业带动论。
关键企业带动论与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相类似,但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传统的企业竞争理论常常把企业当作独立的决策单位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网络”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一个行业就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任何行业中都有“枢纽”企业(核心企业)和“卫星”企业之分。两类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关键企业带动论就是用这种行业网络关系理论来解释企业国际化行为,认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就是由其行业中的枢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所带动的,因为这些卫星企业已经与其枢纽企业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产供销关系网,双方都已经在这一网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保持这种原有关系比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发展新的关系要方便经济得多。
因此,枢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后,往往愿意把其在国内的卫星企业带到国外;卫星企业也愿意跟随核心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不仅保证卫星企业的市场,而且免除了他们独立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