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提示:2014年注会考试即将来临,作为一直被大家所纠结的“审计抽样”去年并没有考到简答题,转而考客观题,这并不代表今年还会继续考客观题,所以我们最好做两手准备。永不言败特此整理了审计抽样考前必看考点荟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客观题
考点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区分
统计抽样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利用随机方法选择样本
(2)依据概率论推断总体。
不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均属于非统计抽样。
对于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童鞋们可参考: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异同点
例1:(2013年单选题)
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环境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
B. 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C. 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同样有效的结果
D. 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不需要考虑抽样风险
答案:D
考点2:评价样本
对于各种抽样方法推断总体错报的结论一定要记住,详见2014年审计教材P67。
例2:(2013年单选题)
如果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没有为得出有关测试总体的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扩大样本规模
B. 测试替代控制
C. 修改相关实质性程序
D. 提高可容忍偏差率
提示:本题针对评价错报的题目来说是较为简单的,基于常识也能选出正确答案,与判定规则并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还有一种考法就是四个选项中给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四种评价样本的结论,然后让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评价结论要熟记于心。
考点3:PPS抽样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由于PPS抽样方法的操作步骤已经删掉,保留下来可考的只有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了。
适用条件:
(1)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2)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
优缺点:
(1)优点
优点中较爱考的有:
①PPS抽样可以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发现极少量大额错报,原因在于它通过将少量的大额实物单元拆成数量众多、金额很小的货币单元,从而赋予大额项目更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②PPS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样本自动分层。
③PPS抽样的样本规模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因其抽样单元就是货币单元,没有变异性)
缺点中较爱考的有:
①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出其账面金额。
②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③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例3:(2013年单选题)
下列有关PPS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总体的错报率低于15%,可以使用PPS抽样
B. 如果总体规模小于3000,不能使用PPS抽样
C. PPS抽样要求总体每一实物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能超过其账面金额
D. 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通常情况下,PPS抽样的样本规模将小于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
答案:C
二、主观题
(一)属性抽样
考点1: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
题中可能会要求列出在属性抽样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也可能会将在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需考虑的因素列进来让指出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不正确说明理由。
例4:(2009年新制度,审计抽样节选)
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08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分析:属性抽样中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不考虑总体的变异性,故无需计算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标准差。
考点2:控制偏差的界定
此考点是属性抽样简答题中必考的。
例5:(2009年新制度,审计抽样节选)
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分析:对于控制偏差的界定,关键看被审计单位是如何对内部控制做出规定的,不符合其规定,则视为控制偏差,此外还应对销售循环、采购循环等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规定非常熟悉。本题中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既然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只能由H编制,换一个人都属于没有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更何况出纳I是与银行存货核算相关的人员。
例6:(2009年原制度改编,审计抽样)
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为测试20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要求: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采购付款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要看是否有审批人员签字,还要看是否真的按制度规定审批后才签的字。故A注册会计师对控制偏差的界定不正确,还应将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偏差。
考点3:评价样本
首先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样本偏差率虽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但不能用于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样本量
然后用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比较结果:
1、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
2、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从而说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则应降低对控制的信赖,扩大样本规模,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3、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要谨慎做决定,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
例7:(2009年新制度改编,审计抽样节选)
(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得出抽样结论。
(5)假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当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3.9”。
分析: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偏差率作为总体估计的最佳估计,但如果用其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得出结论就错了。应该按照事项(5)给定的条件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然后与可容忍偏差率做比较,据以得出总体是否能够被接受。
(二)非统计变量抽样
2014年《审计》教材P83非统计变量抽样的示例一定要掌握。
考点1:对总体进行分层
对总体进行分层是将所有抽样单元按账面金额大小升序(或降序)排列后,当账面金额达到总体账面金额的一半时,就要分层。而不是根据抽样单元的数量达到总样本数量的一半为依据进行分层的。
考点2:估计样本规模
先根据样本规模的模型初步进行估计(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然后再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10%~50%。
如果考题中只是基于模型就确定了样本规模而并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则做法不当,如果调整幅度不在此范围,也不适当。还有就是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确定样本规模的模型中不含有总体变异性和预计总体错报因素便认为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不必考虑,则做法不当。总体变异性只是在属性抽样中不考虑,变量抽样中一定要考虑,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还有就是虽然模型中不包含总体变异性和预计总体错报,但初步确定样本规模后还要基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去调整增加样本规模,这时就要考虑总体变异性和预计总体错报等因素了,比如预计总体错报非常大,那可能调整增加50%的样本规模,如果预计总体错报比较小,可能只调整增加15%。
考点3:评价样本
非传统变量抽样中评价样本的方法有两个:比率法和差异法。
1、 比率法
适用条件:当错报与账面余额有密切关系时。
原理: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总体错报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那么,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2、 差异法
适用条件:当错报与样本规模有密切关系时。
原理: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规模=总体错报金额/总体规模
那么,总体错报金额=样本错报金额/样本规模*总体规模
最后,将总体错报金额的点估计与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的错报额合计数与可容忍错报做比较。
(1)当前者大于、等于、小于但很接近时,拒绝接受总体。
(2)当前者与后者的差额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时,考虑扩大细节测试范围,获取进一步证据后再谨慎决策。
(3)如果前者远远小于后者,则接受总体。
提示:考试时如果题中给出了用某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总体账面金额,那么一定要自己算一遍,以免在此设陷阱。另关于评价结论是一定要记住的,题中可能将错报合计数小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的作为接受总体对待,要注意。
关于审计抽样,因2014年教材做了大幅删减,尤其是PPS抽样,故属性抽样和非传统变量抽样考简答题的概率较高。
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2014年《审计》考试!
(东奥会计在线 永不言败)